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丨2025年07月14日在线发布
图书馆党委书记讲授主题党课
7月9日下午,图书馆党委书记牟锋带领16名党员来到延安陕北公学旧址,在承载着革命记忆的窑洞前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课。党课结合陕北公学发展历程讲解、追忆“窑洞图书馆”的红色岁月、图书馆党内表彰等活动,将红色教育、作风建设与业务实践深度融合,深刻诠释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内涵。
窑洞课堂:从延安窑洞到精神灯塔
在陕北公学旧址的窑洞前,当地讲解员以生动的语言还原了那段峥嵘岁月:“1937年,陕北公学在延安创办,面对物资匮乏、敌机轰炸的困境,师生们白天上课,晚上在油灯下整理书籍。两孔窑洞组成的图书室仅有2000余册藏书,却成为抗日军政人才的‘精神粮仓’。为了保护珍贵文献,师生们用麻袋捆扎图书,人背马驮跨越太行山,将两万余册书籍安全转移至华北敌后根据地,创造了战火中文化传承的奇迹。”
牟锋书记表示,当时条件艰苦,但师生们对知识的渴望从未熄灭。如今,我们图书馆的红色文献库中仍保存着许多当年的书籍,泛黄的书页上还留有革命先辈的笔记。这些不仅是文献,更是精神的火种。

以案为鉴: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“护城河”
党课中,牟锋书记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深入剖析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:陕北公学的师生在窑洞中办学,住的是土炕,吃的是小米,但从未降低对学术和品德的要求。这启示我们,无论条件如何变化,艰苦奋斗、廉洁自律的作风不能丢。近年来图书馆通过修订采购制度、规范经费使用、公开服务流程等举措,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管理,用制度守住廉洁底线。
现场党员纷纷表示赞同,表示“以前觉得八项规定是‘紧箍咒’,现在才明白它是‘护身符’。只有守住规矩,才能走得更稳。”
荣誉时刻:优秀党支部接过“红色接力棒”
党课尾声,在陕北公学旧址礼堂前,牟锋书记为2025年度图书馆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支部书记、先进党支部的代表颁发荣誉证书。受表彰的党员代表接过荣誉证书时表示,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,更是对未来的鞭策。我们要像陕北公学的先辈那样,把图书馆建成思想的阵地、服务的窗口。
牟锋书记总结道:“今天我们在革命圣地进行荣誉表彰,希望是要让党员同志们牢记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为师生服务的初心不能变,清正廉洁的本色不能改。希望全体党员以八项规定为镜,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、作风建设的践行者。”
此次党课通过“历史场景+革命案例+荣誉激励”的创新形式,让党员干部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了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。未来图书馆将持续开展“红色场馆+业务实践”系列教育活动,推动作风建设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,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注入红色动能。
